不要讓營銷失去被采購的價值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5-02
來源:中國食用菌商務網
近幾年,我主要忙著公共服務和創(chuàng)業(yè)服務,對服務業(yè)有了更深刻的認知。我認為,如今所有營銷服務的變化都與服務業(yè)的發(fā)展相聯(lián)系,首先是消費者的改變正在驅動服務革命時代的到來,服務營銷的格局、模式和發(fā)展方向正在被改寫,這意味著營銷人也面臨挑戰(zhàn),不快速跟上,營銷將失去被采購的價值。
一切營銷的出發(fā)點不是政府投資、經濟政策或者產業(yè)本身,而是首先要看消費者發(fā)生的變化。
現在,中國已經進入了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的服務革命時代,人們已經擁有較高的購買能力,并且有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——獨生子女,他們兼并了父母的購買力,可以選擇符合自己個性需求的產品。
消費者的另一個轉變是能力單功能化。人們越來越變成只能做一件事,做不了兩件事、三件事。以80后為例,他們變得越來越單功能化,只會工作,不會做飯、做家務。不僅自然人如此,法人也在單功能化。無論是企業(yè)前臺,還是后勤行政,除了股東大會,所有的活都可以外包。所以,一個公司對供應鏈的管理和服務的整合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,而不是擁有所有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擁有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的公司成本是最高的,競爭力是最弱的。
第三個是消費者和供應商之間信息對稱化模式的改變。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,消費者掌握了商家更多的信息,一個產品從構想、研發(fā)、試驗、生產到正式產品出來有一個周期,而消費者獲得產品信息的周期成本更低了。因此,我們看到一個奇特的景象——很多消費者跟廠家的知識是平衡的,甚至高于廠家。市場是由信息平衡者領導的。我們不能基于消費者無知的前提做營銷,我們的營銷必須是聰明營銷。原來消費者被當傻帽、信息不對稱式的營銷不復存在了,對稱性信息獲取正在走向對稱性營銷。
還有一點,如果我們只是做支持一個廠家的營銷,也是不對稱營銷。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模式,它除了1000個網店,還有近40萬家營銷服務和多方面的衍生服務支持機構,其中60%服務商家,40%服務消費者,這就是對稱性營銷模式。
消費者雖然比過去強勢,但也更加懶惰了。他不會再花大量時間了解產品的來龍去脈,他尋找離他最近的服務者作為最主要的信賴對象。這種改變意味著過去產品品牌為王的時代正式結束了,終端服務品牌為王的時代正在到來。格力之所以能獲得更好的發(fā)展,正是由于它擁有獨立的開發(fā)終端和管理終端,能最近距離地接觸消費者,給消費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。我們可以看到,過去的多次和多段營銷體驗需求在轉變成為一次的營銷體驗需求,在新時代終端服務商起著關鍵作用。
以上說的四個發(fā)展、改變,對今天的營銷界意味著什么呢?我認為能給我們帶來非常重要的警示,首先是重視設計。
*版權所有
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(含圖片)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(fā)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例:"中國食用菌商務網"。
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,并注明轉載出處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