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菇冬季出菇,氣溫低,有的菇農(nóng)發(fā)現(xiàn)自家的菇遲遲不出,而別人家的菇已經(jīng)在市場價格高時,賣上個好價錢了,只得暗自思索,為什么我的菌包還不出菇呢?
原因其實很簡單,因為你沒有做催菇管理,那為什么要做催菇管理呢?什么時候做?該如何做?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經(jīng)驗之談。
一、為什么要催菇
1.季節(jié)原因:冬季氣溫低,細胞新陳代謝慢,呼吸作用緩慢,對水分和養(yǎng)分的吸收率受到影響。
2.不催菇的危害:菌絲滿袋后若不及時催菇,菌絲就會徒長,白白消耗養(yǎng)分還不出菇,結(jié)果就是減產(chǎn),直接影響經(jīng)濟效益。
3.催菇的好處:冬季及時催菇,出菇才能整齊劃一,且出菇快,產(chǎn)量高;同時縮短生長周期,提高自己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
可見冬季催菇有多重要,不僅可以盡早出菇趕上市場,還可以避免養(yǎng)分被白白消耗,那么冬季如果遲遲不出菇怎么辦?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五種催菇的方法。
方法一:是搔菌(驚蕈)刺激出菇
平菇菌絲長滿菌袋后,去掉封口報紙(采用出菇環(huán)和封口報紙的)或者解開袋口(采用尼龍繩扎袋口)或者劃開袋口,然后用竹片輕輕拍打平菇菌袋,通過震動刺激平菇菇蕾快速形成,已經(jīng)出過菇的菌袋要干燥5——7天養(yǎng)菌,在進行補水的時候,用機器將表面的菌膜劃破或在培養(yǎng)料表面劃0.3-0.5厘米深小溝,使平菇菇蕾在小溝中快速形成,這就是所謂的“邊際效應”。
方法二:是生長素刺激出菇
如果冬天出菇棚內(nèi)濕度大,晝夜干濕差小,而且溫差小,平菇出菇緩慢,就可以噴灑生長素刺激出菇,但是要注意生長素的種類和噴灑濃度,不同的生長素使用不同的濃度,濃度過大,平菇不出菇或者出畸形菇。噴灑生長素一般在平菇菌袋長滿菌絲或采菇后7——10天,向袋口噴灑小醉豐收,25g加水30斤,噴1000-1500個菌棒,噴后要停止噴水,防止生長素被沖掉。
方法三:是溫差刺激出菇(榆黃蘑除外)
冬季平菇栽培戶利用溫差刺激出菇比較普遍,方法主要是利用白天采光增溫、夜間自然降溫的自然溫差促使平菇菇蕾快速形成,一般白天溫度達到20℃,夜間溫度達到5℃以上,晝夜溫差達10℃。如晝夜溫差變化小,可采用強制性的溫差刺激,如晚上強制通風降溫,能達到增加溫差刺激的效果。
方法四:是干、濕刺激出菇
在平菇菌袋出菇后,使出菇棚內(nèi)空氣相對濕度處在干、濕變化狀態(tài),也就是催菇期間噴水噴透,并且可以向菌袋口噴水,噴一次大水后停止噴水3——5天,達到“見干見濕”的程度,噴水后空氣相對濕度可達到95%,干燥時空氣相對濕度要低于70%。加大干濕差,促使平菇菌絲快速扭結(jié)成菇蕾。
方法五:是光線刺激出菇
光照刺激催菇是冬季最常用的催菇方法,一般是在冬季白天,加強菇棚內(nèi)光照,光照越強,出菇越快,因為光線有刺激平菇原基形成的效果,采用明暗交替光線刺激,可以達到快速出菇的目的。
若養(yǎng)菌超過40天還不出菇,此時菌袋表面長了老菌皮,一定要用消過毒的器具,把老菌皮撓掉,再進行出菇管理。菌絲長滿不出菇不要擔心,做好出菇管理,條件合適了,菇就自然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