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林下種植大球蓋菇宜選擇交通方便、背風保濕、水源充足、排水良好、土壤肥沃、坡度小于25°、林分郁閉度0.7左右、無白蟻危害、具有種植空間的可經(jīng)營的竹林地。毛竹林立竹密度宜為160-180株/畝;雷竹林密度為900-1000株/畝;麻竹林叢密度為42-50叢/畝;綠竹林密度為50-60叢/畝。大球蓋菇在土壤pH值4.5~9均能生長,以pH值為5~7的微酸性環(huán)境較適宜。
大球蓋菇播種時間以9月上中旬至9月底(秋冬季發(fā)菇)或10月下旬-2月上旬為宜(春季發(fā)菇),日均溫度在16-20℃為播種最佳時期。一般5月中、下旬發(fā)菇結(jié)束。
一、種植管理
1. 菌絲生長期管理
以基質(zhì)料含水量保持在70%~75%之間,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%~25%,土壤溫度保持16℃~20℃為宜。播種7 d后檢查菌絲發(fā)育狀況,發(fā)現(xiàn)菌種不萌發(fā)、發(fā)黑,應及時補播菌種。播種后15d ~ 25d內(nèi)為菌絲快速生長時期,以保持表土濕潤為宜;如遇連續(xù)晴天5d以上,則要噴水,噴水至覆蓋土壤濕潤即可,切勿澆水太多,以降低基質(zhì)料溫度。如遇澇,應及時排水。
2. 菌蕾期管理
接種30d ~ 35d后,菌絲爬上畦面,并形成菌索,菌索尖端扭結(jié)形成小菌蕾點。菌蕾生長期需水量增加,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%~25%,晴天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,相對濕度保持在85%~95%為宜。
3. 出菇管理
(1) 溫濕度要求
播種后40d左右子實體(菌蕾)形成,菌蕾尚未長大,應適時對菌床噴水,除雨天外,在傍晚時都應噴水。基質(zhì)料含水量控制在70%左右。通過噴霧措施使菌床表面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%~95%,溫度保持在12℃~25℃為宜。
(2) 光照
子實體(菌蕾)形成期,需保持自然散射光,林分郁閉度調(diào)整為0.6-0.7,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出菇產(chǎn)量。
(3) 蟲害防治
大球蓋菇在菌蕾形成期主要是蛞蝓危害。在菌蕾形成期,可用菜籽餅/油茶餅等預防,按每畝2-3 kg的用量,捏碎后均勻撒在林內(nèi)。
二、采收與加工
1. 采收
一般從播種至采收需45d左右。如是9月份種植,在10月底或11月初發(fā)第1潮菇,然后12月因寒潮來臨而進入休眠期,次年3月中下旬繼續(xù)發(fā)第2、3潮菇。如是10月以后種植,在次年3月中、下旬開始菇,也可發(fā)3潮菇。
整個采收周期為70 d -80 d。采收標準:菌褶尚未破裂或剛破裂,菌蓋呈鐘形時為采收適合期,宜早不宜遲。發(fā)菇盛期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采收1次,以防菌蓋展開。
2. 保鮮
采收的鮮菇去除殘留的泥土和培養(yǎng)料等污物,剔除有病、蟲菇,放入竹筐或塑料筐,盡快運往銷售點鮮銷。
鮮菇要放在通風陰涼處,避免菌蓋表面長出絨毛狀氣生菌絲而影響商品美觀。
鮮菇在2℃ ~ 5℃溫度下密封可保鮮3d ~ 7d,時間長,品質(zhì)將下降。
3. 烘干
來不及新鮮銷售的大球蓋菇,可烘干保存。烘干前,先用刀中間切開,然后放在50℃-60℃的烘干機中烘6~8個小時,至干品含水量控制在12%~13%。
4. 貯存
烘干后的大球蓋菇應及時放在密封容器里,然后放置在干燥、低溫的地方,以冷庫保存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