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食用菌的原料,食用菌的原料主要是農(nóng)作物秸稈、工農(nóng)業(yè)下腳料。
如香菇、黑木耳、銀耳、金針菇、猴頭等制種需要的原料主要有鋸屑或棉子殼,麥麩或米糠;蘑菇、草菇需要稻草和有機肥料等。
菌種的好壞與原料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,本文就幾種主要的食用菌原料介紹一下。
7種食用菌原料
(一)鋸木屑
1.一般使用的鋸木屑是闊葉樹。
闊葉樹的樹種不同,菌絲生長也不同,應選擇邊材多、心材少、木質堅硬的殼斗科、樺木科、金縷梅科等樹種的為最好。
2.一般采用的大多數(shù)是混合木屑,實踐證明:除松、杉、樟、柏等樹種外,其他樹種的木屑都可以用來作培養(yǎng)料。
3.松、柏、樟類木材含有醇、樹脂等化合物,對木腐菌有殺菌作用及抑制菌絲生長發(fā)育的作用。
4.松茯苓制種則需要松木屑才有利于菌絲的生長。
5.霉變發(fā)黑、蟲蝕、油污及不良氣味的不能用來制種,以免影響菌絲生長。
6.鋸屑全是細的不太好,應加入30~40%的粗木屑,菌絲生長得更好。
(二)米糠
無論什么樣的植物和菌類,為了生長和繁殖下去,都需要營養(yǎng)。
1.在制種中加入20%左右的米糠能促進菌絲很快地繁殖,但米糠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易變化、不穩(wěn)定,特別是因為脂肪是由酵素和水解形成的游離酸,時間一長,酸性就增加,菌絲需要尼古丁酸也隨時間長而失效,菌絲的營養(yǎng)素就減少。
2.對于米糠保管很重要,溫度和濕度一高,酸化就快,反之,低溫干燥時,酸化就慢。
根據(jù)這一特點,米糠放在低溫低濕、通風良好處保管期長。用米糠作原料越新鮮越好。
3.從營養(yǎng)成分來看,米糠是食用菌制種中很重要的原料之一,不可缺少。米糠還有一個獨特作用,能起到粘結劑的作用。
一般使用8份鋸屑、2份米糠為好。
如加入20%以上的米糠,雜菌侵入率高,菌種成活率低,經(jīng)濟效益差,因此,比例要適當,并注意選擇新鮮的米糠。
(三)糖
食用菌中常用1%的糖,以補充其碳素營養(yǎng)。
蔗糖、紅糖、白糖、葡萄糖均可。葡萄糖常用于母種。
(四)石膏
熟石膏、生石膏均可。
研末之后,均勻地加入培養(yǎng)基中,起到調節(jié)pH的緩沖作用。
(五)棉籽殼
棉籽殼含有多縮戊糖22~25%,纖維素37~40%,木質素29~32%,是食用菌的理想的天然的綜合培養(yǎng)基,是多種食用菌制原種和栽培種的優(yōu)質原料。
當然,咱們得以新鮮無霉變的棉籽殼為佳。
在選料時應盡量用白棉籽殼作培養(yǎng)基,因為白棉籽殼不僅表明棉籽生長成熟,營養(yǎng)豐富,開花正常,而且說明貯存好,含雜菌少。
(六)稻草
以金黃色無霉的稻草為宜,糯谷草優(yōu)于粘稻草。
(七)瓊脂
瓊脂(又名洋菜)是石花菜的提取物。
瓊脂是多糖類及少量的蛋白質和礦質的混合物。在溫度升高時逐漸變成膠體溶液,約在45℃變成凝膠。
瓊脂常用來作為母種斜面培養(yǎng)基的凝結。
上述7種食用菌原料,做一個基本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