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05-07-20
來源:中國食用菌商務網
??項目建設方案
第一節(jié) 項目構成一、土建工程: 1140m2;二、專項工程: 5項;三、設備購置:16臺(套)。第二節(jié)產品標準執(zhí)行國際食品加工通用標準:ZBX7008-90;第三節(jié)工藝流程本項目為引進國內最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,以保證此產品達到出口水平。其工藝流程是:原料清洗 分選 復檢 成品 檢驗計量包裝入庫。第四節(jié)設備與材料一、所需設備:必須到專門生產廠家訂貨,并請生產廠家給與安裝、調試;并定期給予檢修。二、所需材料:必須到專用市場購置,以確保所用材料的質量。第五節(jié)倉儲與運輸一、原料與成品必須分別存放在原料庫或成 品庫中;二、運輸可采取汽運和鐵路運輸相結合。第六章環(huán)境保護第一節(jié)污染源一、廢水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水,主要是清洗原料產生的廢水和生活用水,除含少量的泥沙外,不含其它有害雜質。況且排放量極少。對環(huán)境沒有影響。二、廢氣取暖期為6個月,鍋爐耗煤量為200噸,產生煙氣約為170萬m3,含二氧化硫約0.44噸,產生煙塵約0.6噸(林口煤)。三、廢碴年排放爐碴約為80噸。第二節(jié)污染治理一、廢水治理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,經沉淀池沉淀后,可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:PH值6-7%,懸浮物不超過150毫克/升。通過專設排水道排放。二、廢氣治理取暖鍋爐安裝消煙除塵設施,達到無污染排放。三、廢碴治理定期清理,用于修路或贈給制磚企業(yè)。第三節(jié)廠區(qū)綠化生產區(qū)通道鋪設水泥路面,空地及車間四周種草、種花、植樹,做到綠化、凈化、美化、香化。
??資金來源
一、請上級投入:300萬元;二、縣財政投入:100萬元;三、股份投入:100萬元;四、貸款:300萬元。
??資金使用
一、固定資產投入:350萬元。(一)土建工程:75萬元。其中:1、原料庫:200平方米。舊房改造:2萬元;2、成品庫:200平方米。新建:10萬元;3、生產車間:100平方米。舊房改造:1萬元;4、包裝室:40平方米。舊房改造:0.5萬元;5、挑選間:200平方米。舊房改造:1.5萬元;6、儲存池:2米×10米×5米=100立方米。20萬元;7、冷藏間:400平方米。新建:40萬元。(二)專項工程:69萬元。其中:1、冷卻塔:1個 10萬元;2、晾 水 塔:1個 10萬元;3、冷 水 池:1個 6萬元;4、冷庫:1座。400噸40萬元;5、通風管道:30 0m 3萬元。(三)設備購置 206萬元。其中:1、冷 凍 機:2臺 40萬元;2、制冷 機:2臺20萬元;3、單體速凍機:1臺 40萬元;4、儲 氨 罐:3個 20萬元;5、變壓器及增容配套建設。 40萬元;6、電機:3臺2萬元;7、封 口 機:1臺 1萬元;8、真空包裝機:1臺 1萬元;9、化 驗 設 備:2套2萬元;10、系統安裝。40萬元;二、流動資金需求:450萬元。其中:1、貸 款 利 息: 18萬元;2、生產預備金:430萬元;3、臨時性支出:2萬元;
??勞動組織及人員培訓
一、市場經濟發(fā)展的需要經濟發(fā)展靠市場、市場榮衰靠商品。商品質的優(yōu)劣,量的足缺是消費者倍加關注的事情。我們所開發(fā)、研制、推銷的產品是經國家注冊的合法產品,是可以豐富廣大需求者“菜籃子”的,是變剩余勞力為創(chuàng)利勞力的項目。二、推進產業(yè)化進程的需要滑子蘑生產必須堅持統一生產、集中管理的原則,使食用菌生產形成養(yǎng)、加、產、銷一條龍的經營格局。必須變家庭作坊為龍頭企業(yè)拉動的合作作坊項目。三、加快農民致富的需要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上,朱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出的“三農”問題。其中,最為 重要的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就在于農村產業(yè)結構調整,把農民從傳統的種植業(yè)解決出來。從事工、商、運、建、服和養(yǎng)、種、編、采、加上來。食用菌生產和加工就是擺脫舊式的耕作形式,而是新的耕作方式的變革。這種變革可以較大幅度地增加農民收入,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。四、培植農村財源建設的需要農村要發(fā)展,文明村要建設,硬件建設十分重要,而硬件建設所需要的是錢,錢從哪來?絕大多數是靠自力更生、發(fā)奮圖強,要從村辦企業(yè)的利潤中來。辦企業(yè)、辦好企業(yè)的村就可以實現兩個文明一起抓。否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。五、扶持革命老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的需要林口縣是省一類革命老區(qū)縣,聞名遐邇的“八女投江”的歷史史實就發(fā)生在林口;抗日英雄張建堂烈士的遺骨就掩埋在林口;縣村所在的奎山鄉(xiāng)又是革命老區(qū)貢獻最大、犧牲最多的。相比之下,經濟發(fā)展又是較為滯后的老區(qū)鄉(xiāng)?;仡櫄v史,可以清楚的認證:1933年奎山就有地下黨組織,許多村都有救國會,都有地下黨的組織和反日會等群眾組織。1935年安山村(后撥部分村民組建縣村)杜吉臣(已故原省人大副主任杜顯忠)全家和摯友20多人,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和抗日聯軍的支持下舉行暴動,成立抗日游擊連。杜吉臣同志任連長,后升任為抗聯5軍2師4團團長。1942年,周保忠領導的“88”教導旅從蘇聯派回一支小分隊,攜帶一部電臺潛伏在林口中山陽村,在當地群眾的支持下,開展偵察活動,一直到東北解放。這個項目是扶持革命老區(qū)盡快脫貧,是加快老區(qū)人民奔小康步伐的保證。
??項目情況
一、項目名稱:黑龍江省林口縣食用菌深加工項目。二、項目建設單位:黑龍江省林口縣食用菌加工廠。三、項目負責人縣負責人:王延軍(縣政府副縣長)具體負責人:趙國發(fā)(林口縣農委)四、項目建設地點:林口縣五、項目建設時間:2003年-2004年六、項目總投資:800萬元。其中:固定資產投資350萬元。七、項目效益1、企業(yè)經營性利潤為188.05萬元。2、農戶增收400萬元。
??工業(yè)衛(wèi)生、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
第一節(jié)工業(yè)衛(wèi)生本項目依據《工業(yè)企業(yè)設計衛(wèi)生標準》、《食品衛(wèi)生法》、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等有關規(guī)定進行工程設計。一、衛(wèi)生為使生產車間達到衛(wèi)生標準,車間內墻四壁要貼瓷磚,鋪設水泥地面,每班及時清理衛(wèi)生,每周進行一次徹底消毒。二、通風主車間安裝必要的通風排潮裝置,保證車間通風良好。三、其它職工上崗前必須按規(guī)定穿戴作業(yè)服、圍裙、作業(yè)帽和作業(yè)鞋。車間內設有淋浴間、風浴室,職工進入車間必須經過消毒除塵。第二節(jié)安全生產一、生產車間、倉庫及辦公室不設明火點;二、按國家標準和行業(yè)要求安裝 、使用供電設備;三、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;四、對職工加強安全教育。第三節(jié)勞動保護一、所有生產、動力、傳動設備均設置安全防護罩和操作臺,嚴防人、機、料交錯作業(yè);二、車間對職工定期按規(guī)定發(fā)放勞動保護用品。職工上崗必須按規(guī)定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。
??項目區(qū)概況
一、林口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,地處東徑129°17′至130°15′,北緯44°46′至15°17′??洁l(xiāng)位于林口縣東北部,距縣所在地10公里。一九九九年縣委、縣政府把食用菌產業(yè)化建設作為培植農村財源建設的六大支柱產業(yè)之一,特別是在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上,把農村、農業(yè)、農民的問題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。要求各級政府和為民服務的職能部門必須認真為“三農”服好務。二、吉慶村457戶,1,620人,百分之八十家有菇棚。菇棚總面積達26,500平方米,總產量達115萬公斤;是遠近聞名的食用菌一品村。因此,村支部書記孫克吉 同志先后榮獲縣特等勞動模范,縣優(yōu)秀黨支部書記,縣十大杰出青年,縣十大科技致富標兵,市五四獎章獲得者,市級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和省先進村委會主任等光榮稱號。被選為縣人大代表,成為唯一的以村支部書記身份被推薦為縣人大常委會常委。三、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的關鍵是選準辦對能夠開拓市場,帶動千家萬戶的龍頭企業(yè)。有了較強經濟實力和服務手段的龍頭企業(yè),才能開拓市場、擴大規(guī)模、帶動基地、聯結農戶。為此,建立由村委會牽頭的滑子蘑加工有限責任公司。是推進縣村一品村建設的必經之路。四、龍頭企業(yè)滑子蘑深加工有限公司現有固定資產200萬元,占地面積5,000平方米;急需建一座年加工能力100萬公斤的龍頭企業(yè),實現產、加、銷一體化的支柱產業(yè)。
*版權所有
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(含圖片)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(fā)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例:"中國食用菌商務網"。
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,并注明轉載出處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