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綠色黑龍江·中國大廚房”為主題的2018年黑龍江-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(yè)博覽會暨年貨大集于1月25日在北京開幕了。據了解,此次博覽會將會一直持續(xù)到29日。
“沒想到北京的市民這么青睞黑土地的綠色有機食品,我已經是第四次來參加年貨大集了,不僅前來采購年貨的市民一年比一年人多,參展商的市場意識、品牌意識也明顯著增強,參展積極性越來越高,參展商主動對接市場需求,紛紛注冊商標、打造品牌、改進包裝,參展產品也由最初的散裝、大包裝、簡包裝,發(fā)展到小包裝、精包裝,由初級產品發(fā)展到精深加工產品。”站在公司展位前,黑龍江省乾緒康米業(yè)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軍說起了自己的感受。“這次我們不但帶來了自己最精品的有機小米和雜糧,還帶來了我們自己的有機醬油、有機大豆油等系列產品讓北京市民嘗嘗。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,目前產品已經遠銷北上廣深,供不應求。”張玉軍說。
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(fā)展中心主任王蘊琦表示,年貨大集,綠色有機食品是核心賣點,展銷品種豐富,結構較為合理,薈萃了龍江優(yōu)質農產品的精華,既有售價達千元以上的有機藍莓冰酒,也有100元每市斤的“五常”有機大米,。通過產品展示、現場銷售和貿易洽談,整體宣傳推介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(yè),提升了“龍”字號農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,一些區(qū)域性品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。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評選的全國十大大米區(qū)域性公共品牌黑龍江省占3個,全國十大好吃大米黑龍江省占5個。黑龍江省的五常大米、延壽大米、肇源大米占據初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區(qū)域品牌榜單前列。五年來,全省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增加近1000萬畝,已達到7600萬畝,占總播種面積的1/3。綠色有機食品實物總量達到4000多萬噸。
在本屆年貨大集上記者發(fā)現企業(yè)通過現場掃碼銷售、掃碼贈禮、現場秒殺、微信搖一搖、現場線上拍賣等形式,把現場展銷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結合起來,實現展示銷售、線上線下統(tǒng)一推進。
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介紹,通過五屆年貨大集,黑龍江省與北京方面累計達成經貿項目249個,協(xié)議金額30.7億元,并建立了以農展館黑龍江綠色食品精品館為龍頭,遍布北京各大城區(qū)的龍江綠色食品銷售網絡,完成了“龍”字號農產品在北京市場的布局。五年來,年貨大集銷售越來越好、人氣越來越旺,“龍”字號農產品已成為北京市民節(jié)日和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,“要想吃健康,首選黑龍江”的消費理念逐漸融入北京市民的年味中。與此同時年貨大集已由最初的“以銷為主,展銷結合”,發(fā)展為“展場銷售和渠道建設并舉”;從賣產品轉為打品牌、拓渠道,成為產銷銜接的重要平臺。通過年貨大集平臺,黑龍江省農產品的生產者與市場端的代理商和電商的有效對接、深入合作,全方位、立體式展示黑龍江現代農業(yè)建設取得的新成果,進一步叫響綠色食品品牌,促進農產品“賣得好”, 并由“賣得好”倒逼“種得更好”。為破解黑龍江省農業(yè)“種強銷弱”的難題提供了路徑。
記者在展銷現場看到本屆年貨大集在大力推介糧食類等傳統(tǒng)產品的同時,更大幅度增加了“綠色菜園”、“綠色廚房”產品的展示和銷售,許多參展產品檔次高、包裝精美,改變了過去包裝粗糙、色調單一的形象,將令國內外客商耳目一新。特別是設置了綠色廚房體驗區(qū),以黑龍江省具有比較優(yōu)勢的大米、面粉、玉米、有機豬、野生魚等產品作為原料現場制作、現場推介,吸引觀眾現場品嘗、現場體驗,增強消費者對于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的直觀感受,活躍現場氣氛。
據了解,此次博覽會共有200多家企業(yè)參展,2000多種綠色食品供北京市民挑選。有機大米、紅腸、溜達雞等綠色產品,讓北京市民都挑花了眼。
*版權所有
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(含圖片)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(fā)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例:"中國食用菌商務網"。
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,并注明轉載出處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