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,有“素中之肉”、“最像肉的蔬菜”的美稱,它的營養(yǎng)成分與肉類很接近,營養(yǎng)價值超過了絕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。食用菌中脂肪的含量較低,蛋白質(zhì)(尤其是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)的含量卻很高,其所含的氨基酸成分與肉、奶、蛋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十分相似。
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、雞腿菇、平菇、杏鮑菇、茶樹菇等,家長日常三餐可以多給孩子做些菌類的菜式,一方面營養(yǎng)價值高,另一方面又能減輕孩子的脾胃負擔,下面就推薦4種適合孩子吃的“菇”。
一、積食時以雞腿菇、香菇、草菇作為素食
1. 雞腿菇——菌中新秀
雞腿菇性平,味甘,歸胃、腎、肝經(jīng),具有益胃開胃,清心安神的功效。因為它的形狀長得像雞腿,而且肉質(zhì)像雞絲,還帶有一點點的雞肉味,所以被稱為“雞腿菇”。
研究表明,新鮮的雞腿菇含水分92.2%,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5.4克,脂肪3.3克,總糖58.8克,纖維7.3克,是一種高蛋白質(zhì)、低脂肪、低熱量的食物。雞腿菇還含有20種氨基酸(包括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),經(jīng)常給孩子吃有助于增強免疫力。另外,雞腿菇含有的纖維素可以促進腸壁的蠕動,幫助消化,增進食欲,防止大便干燥。
2. 香菇——山珍之王
香菇性平,味甘,歸肝、胃經(jīng),素有“山珍之王”之稱,具有扶正補虛,健脾開胃的功效,是很適合孩子吃的一種菌類食材。香菇的蛋白質(zhì)含量約為 35%~40%,食用香菇能很好地補充人體的營養(yǎng),從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,這就是中醫(yī)所說的“正氣”。當孩子積食時胃口不好,食用香菇也是很好的,因為香菇香氣濃郁、味道鮮美,有助于增加食欲。
3. 草菇——放一片,香一鍋
草菇性寒,味甘,歸肺、胃經(jīng),能清熱除煩,又稱為“南華菇”?!稄V東通志》中記載:“南華菇,南人謂菌為蕈,產(chǎn)于曹溪南華寺者,名南華菇,亦家蕈也,其味不下于北地蘑菇。”草菇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與蛋白質(zhì),蛋白質(zhì)中的氨基酸多達18種,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.47~44.47%。這些物質(zhì)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,提高身體免疫細胞活性,增強免疫力。草菇偏寒性,脾胃虛寒的孩子要少吃,家長在烹調(diào)的時候要記得加入姜片中和一下。
推薦菜譜:三菇燴絲瓜
食材:
草菇10-15克,雞腿菇10-15克,香菇10-15克,絲瓜10-15克,蒜、蔥適量,油、香油、鹽、胡椒粉、水淀粉適量。
做法:
1. 絲瓜去皮切塊,加少許鹽腌制,過油翻炒,再加水略煮撈出備用;
2. 下蒜片、蔥末爆香,加入雞腿菇、香菇、草菇翻炒;
3. 將絲瓜放入燴幾分鐘;
4. 調(diào)入鹽、胡椒粉、水淀粉勾芡,淋香油出鍋即可。分次服用,須細嚼慢咽。
功效:
清熱解暑、健脾開胃。
適用:
適用于平常易上火的孩子。3 歲以上辨證服用。(具體遵醫(yī)囑)
二、消化好時用猴頭菇健運脾胃
猴頭菇——北國“四大山珍”
俗話說:“寧負千石粟,不負猴頭羹”,這句話說明了猴頭菇是一種稀少且名貴的食用菌。猴頭菇的外形長得很像猴子的腦袋,所以被稱為“猴頭菇”。
猴頭菇性平,味甘,歸脾、胃經(jīng),能健脾養(yǎng)胃,益智安神,有“山珍猴頭、海味魚翅”的美譽。脾胃虛寒的孩子很容易積食,常常沒有胃口吃飯,睡覺也不安穩(wěn),這一類孩子體質(zhì)也不是很好,很容易生病,家長可以趁著孩子消化好時用猴頭菇煲湯,能很好地健運脾胃。因為猴頭菇有安神的作用,孩子吃點猴頭菇對睡眠也是有好處的。
推薦食譜:猴菇健兒湯
食材:
猴頭菇2個,蜜棗1枚,陳皮1克,豬瘦肉100克。
做法:
1. 猴頭菇泡軟切塊,入鍋,加適量水煮開;
2. 加入豬瘦肉、蜜棗、陳皮,同煮約45分鐘即可,分次少量服用。
功效:
健脾益氣、增強抵抗力。
適用:
體質(zhì)弱、易感冒的孩子。3 歲以上消化好時用;1~2 歲喝湯不吃渣。(具體遵醫(yī)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