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泡發(fā)黑木耳之后,碗底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一些黑色的沉淀,有人認為這種木耳經(jīng)過了再加工,以改善賣相或增加重量。
實際上,正常的黑木耳在泡發(fā)后也會出現(xiàn)粉末狀沉淀物,因為大棚黑木耳比較普遍的一種栽培法是木屑栽培法,所以浸泡之后會有殘渣出現(xiàn)。但也不能排除黑木耳中添加了其他物質(zhì)的可能。因為在一些黑木耳產(chǎn)地,確實存在用添加白糖摻和面粉的方法,或者用硫酸銅和硫酸鎂來增加黑木耳的重量,甚至有的不法商販還用墨汁進行浸染。
因此,在選購黑木耳時先要看外觀,采摘下來的新鮮黑木耳里層光滑、呈深褐色。收干之后依然略帶光澤,外層的灰白絨毛也更明顯,且耳片完整、大小適中,耳面黑褐色、有光亮感,背面暗灰色。而經(jīng)過再加工的黑木耳則里外層都是沒有光澤的黑色,色差不明顯,如果用手掂量相同大小的黑木耳,再加工之后的木耳分量較重,用舌頭舔會有甜味。此外,好的黑木耳握之聲脆、扎手、有彈性、不易碎,而次品則握之無聲、不扎手或扎手易碎。